2)第266章 武器研发高潮_回到清朝做盐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抽搐着,几下就没了动静。

  四名高手已经变成了碎块,熟练了几十年的武功使不出来。

  一心忠于主子的赫敏,终于结束了自己罪恶的一生。

  用自己的尸骨无存来为自己多年罪恶画上了一个句号。

  “2号、3号,下去确认一下,其他人清理现场,准备撤离!”

  山顶那血红的枫树下,一名精壮的中年男人推开了盖在头顶的枯叶。

  在他的身侧有六名汉子跟他一样从枯叶下面爬了出来。

  一人的手中拿着一个盒子,盒子上有一个“T”型的把手。这是淮海军新研制的电动引爆装置。

  连着盒子和官道有一条长长的电线。

  电线上面覆盖着泥土和枯叶,进行了伪装。

  那名拿着起爆装置的队员正在小心地收起电线。这玩意儿的价格可不便宜。

  这是情报部行动局的一支刺杀小队。

  他们由蒸汽快速通讯船带到锦州外海,然后通过小船泅渡上岸。

  上岸之后,这些人隐秘到管道两旁寻找合适的伏击地点。

  每一步都做的严丝合缝,他们已经在这条官道上埋伏了两天。

  这次刺杀活动使用了大量新技术,不仅有电控的引爆装置,还使用了淮海军最新研制的炸药——硝酸甘油。

  这种炸药因为加入稳定剂后呈现黄色,又称为黄火药。

  继硝化纤维之后,舍恩拜又研制出另外一种适合作为炸药使用的无烟火药。被命名为硝化甘油。因为它是用甘油通过硝化反应获得的。

  所谓一路通,路路通,自从舍恩拜找到了硝化纤维的稳定剂之后,他似乎摸到硝化有机物稳定处理的门路。

  淮海军的兵工厂已经开始陆续采用硝化纤维替代原来的黑火药作为发射药。

  最先被替代的是火炮以及迫击炮的炮弹发射药。

  因为淮海军的火炮设计时候就考虑过了强度问题。现在替代了发射药之后,只要对炮弹进行一定的改造,并不需要动火炮的结构。配合上装了黄火药的弹头,使得淮海军的支援火力增加了不止一个量级。

  但是淮海军的53式步枪以前用的是普鲁士人发明的11mm黄铜黑火药定装弹,考虑到黑火药的威力较弱,这种子弹使用的还是包铅弹头。

  有了无烟火药之后,董书恒已经命令弹药厂那边研发一种新的子弹。

  相对于步枪来说,淮海军现在最迫切需要制造的是一款适应新式火药的子弹。

  这款子弹,董书恒没有放手给兵工厂试错。

  而是直接指定了×54mmR步枪弹。

  这款子弹是历史上最成熟也是使用时间最长的子弹。

  董书恒相信时间能够检验真理,既然经过了时间的检验,那么说明这款子弹有它的独到优点。

  另外,现在的弹药设计师都习惯于用圆头弹,董书恒却下令让他们将这款子弹的弹头设计成尖的。

  而且直接用覆铜钢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