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三〇章 机要三处_回到清朝做盐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线还有几十万的大军还在打仗,葬礼进行的很快。

  同时也因为打仗,沙俄的国库空虚。所以尼古拉一世的葬礼也相对简单。

  很快新皇亚历山大二世继位,他是尼古拉一世的长子,一位能力出众的继承人。

  这位沙俄的新君主,注定要成为董书恒一生的重要敌人。

  董书恒下令让情报部门大量搜集这位沙皇的资料。

  据说亚历山大在十九岁时就掌握了四门外语(英语、德语、法语、波兰语)以及诸多科目,包括数学、物理、地理、历史、东正教神学、政治经济学、法学等。

  可以说,同此前所有的俄国帝王相比,亚历山大接受的教育是最好的。

  1829年,年幼的亚历山大曾随父母到过莫斯科、华沙和柏林。

  在11岁,他就指挥了一个连。

  14岁时,亚历山大第一次担任军官,一度领导一个排。随后进一步接受军事训练。

  1837年,在学业完成后,亚历山大在茹科夫斯基的陪同下,以皇储的身份开始在俄罗斯各地旅行。

  他不但走过俄罗斯欧洲部分的大多数省份,还到过偏远的北部高寒地区。

  这位亚历山大二世,似乎比盐商出身,什么知识都是半吊子的董大总统要优秀的多。

  时间回到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继位之初。

  亚历山大二世接手的沙俄是一个危机四伏的国家。

  虽然克里米亚的战斗还在继续,沙俄却一直处在被动的状态。

  首先是巴尔干半岛,沙俄从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两个两个公国撤退,回到了当初的起点。

  这意味着在西线沙俄已经失败。

  中线的克里米亚主战场。塞瓦斯托波尔要塞虽然还在沙俄的手中,但是在联军的围攻下,随时可能丢失。

  黑海舰队作为沙俄海军的主力,已经成为历史,军舰上的火炮都被挪到了要塞。战舰也被坐沉在港口。

  海军的丢失最让亚历山大二世心疼。

  沙俄不断地向克里米亚派遣援军,但是这似乎成了添油战术。除了损失巨大以外,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临阵换将,召回了缅希科夫亲王,代之以米哈依尔·戈尔恰科夫亲王。后者在多瑙河失败后显然又得到亚历山大二世的重用。

  只有亚历山大二世知道,他想结束这场战争。

  但是作为新王,他有不好直接说出来,那样会让别人觉得他是一个懦弱的君王。

  亚历山大二世做的第二件事情是积极进行外交活动。

  他授权在维也纳的俄罗斯大使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戈尔恰科夫考虑和平的可能性。

  西历3月15日,谈判在维也纳开始。哥尔查科夫家族的第三号人物出场了。

  亚历山大哥尔查科夫是前面两位戈尔恰科夫兄弟的堂兄弟,他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家。

  在后世的历史上,此人是俾斯麦时代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