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5章 亚欧大陆桥_回到清朝做盐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草地的价值就不仅仅局限于放羊。甚至很多富饶的矿区干脆就是荒凉的戈壁滩。

  远东地区的木材也可以运到南方成为重要的工业材料,而不是仅仅作为当地居民冬季里的燃料。

  内陆地区生产的粮食以及各种各样的商品,也可以提供给西域或者草原上牧民,让他们不会因为冬季的白灾而受饿。各种各样的商品也能够不断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这就是交通的重要性。而蒸汽机车就是让这些交通线动起来的原动力。

  马车运输的效率和成本让很多东西想要上路运输都成了一种奢望。但是有了铁路之后,就不再存在这个问题。

  董书恒接下来又去了制造工程机械的车间。

  现在这些工程机械也大都是蒸汽机驱动的。巨大的锅炉,让它们显得那样的庞大臃肿。

  看样子要加快内燃机的研制了,董书恒在心中吐槽到。

  他看到了一台十几吨重的压路机。样子倒是和后世的已经很像,只是上面个那个小一号的火车机车一般的车身,让董书恒看得颇为奇怪。

  “刘厂长,这个东西要怎么运到施工现场啊?”董书恒问道。

  “呃,总统这个主要还是要用火车或者轮船运送。它可以自己行走,只是速度很慢而已。如果修路的地方附近有铁路和码头那就再好不过了,下来后它就可以在司机的驾驶下自己慢慢走到工地。”

  “不过它一般还是要用在大型工程上,不然光是要运输就是一个麻烦事情。”

  董书恒心中了然,像大型的修路工程,只要将这个压路机运过去一次就好了,它反正要压路一直行进。

  满清近些年来一直处在半瘫痪的状态中,很多官道都年久失修。

  现在华夏初立,首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打通各地的管道。有条件的地方还要将地面硬化成为水泥路。

  现在石油化工才刚刚起步,不然董书恒真想恢复处处柏油马路的景象。

  但是,水泥厂的门槛不高,现在华夏各地的水泥厂和窑厂一样遍地开花。

  离开了第一机械厂,董书恒乘坐着从徐州开到海州的火车去往海州,查看那里的港口建设。

  董书恒还特意去了一趟海州的海军军官学校。当初学校设在这里是因为这里是淮海军控制区唯一的一个天然良港。

  学校现在还有很多英国的教官,这些人虽然以后可能成为敌人,但是他们在华夏倒是非常的敬业。

  董书恒观看了他们的教学,这些人在教学方面都非常的敬业,没有什么藏着掖着的。

  只是英国人对于自己的海军非常的自信,总是有意无意地贬斥其他国家的海军。

  还有他们的所讲的一些海战思想大都还是风帆战舰时代的。

  不过这些并不重要,董书恒只是想要这些海军的学员能够学习到更多的航海知识,海战过程中的战术只是一小方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