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3章 流民东南去_回到清朝做盐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不定也遭了灾呢!我看还是往南去安徽吧。”

  “哎,赵老爷,安徽北边全是土匪,本来就是穷得叮当响。俺之前逃荒的时候跟人走过一趟,那里的人连流民都抢。”

  “哎……这难道就没活路了,什么世道啊!”四喜的父亲叹息道,“喜子啊,你说的事情靠谱吗?到了江苏真的能有饭吃?”

  “爹,是真的,我听江苏来的商队说的,那里建了很多的工厂,还要修河堤,需要招很多人,只要干活的人,全都给饭吃。”

  “好,那我们就先往商丘方向走,大家同意吗?”

  村中的人也都同意四喜的方案。于是,一行人向商丘而去。

  到了商丘,大家看到的景象跟开封的差不多,土地也被洪水冲刷过了。

  随行的流民都开始犹豫要不要继续前进。

  “四喜啊,要不还是往南吧,这里也遭了灾,再走下去说不定连草根都挖不到了。”四喜的父亲还是惦记着往安徽去。

  “爹啊,您有没有发现这里跟别处不一样?”

  “嗯?怎么不一样啊,庄稼也都没了啊。”

  “这里没人啊,这里的流民哪里去了?”

  “是哦。”

  “爹,我们继续往前看看。”

  “中!”

  队伍继续前进,终于前方出现了一个集镇。集镇处事密密麻麻的人群。

  “爹,你们先别动,我过看看。”

  “这咋这么大的阵仗呢?”人群中有人问道。

  四喜三两步就跑到了人群中,然后使劲挤了进去,里面也全是人,不过都排着长长的队伍,人群的中心处摆着一排长长的桌子。

  桌子上摆放这笔墨纸张,还有一个个木牌子。一个个文书模样的人在桌子后面不断地登记着什么。

  桌子的后方还有一条很宽的横幅,上面写着淮海公司招工处,后方还有一排字——“一人入聘,全家管饱!”

  饥饿了好多天的四喜看到这个“饱”字,不自觉地舔了一舔嘴唇。

  他赶紧回头向自己的流民队伍跑去。

  “爹啊,有活路了,前面在招工啊,管饱!”

  一众流民听到“管饱”二字,立刻就激动了起来。

  在大家看来,这时候哪个东家要是能够管饱,一定是最慷慨的东家了。饥荒年景粮食才是最值钱的。

  话说董书恒现在还真不缺粮食,他早有准备。在夏收后,粮食最便宜的时候就在南方大量收购,囤积到各处农场的粮仓之中。

  现在他又开辟了同南洋的贸易,大量的南洋大米,源源不断地通过海船运到海门的港口。

  听了四喜的话,这群开封的流民也开始向前跑去。他们跑到了人堆的边缘就没法继续向前了。再往前就有身穿绿军装的淮海军民兵的维持秩序。

  这些民兵的服装跟野战不同,是纯绿色的,每人头上带着一个有帽檐的绿色军帽。

  就这样在流民们看来都是了不得的王师了。

  后面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