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四十二章 三不知大元帅_顽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职是指挥战役,亲自搏斗并非必要。

  「我不是派人照顾你生活起居了?你挑俩机灵的当书办,文书让他们来写,你负责盖章。」

  刘承宗对这事说得斩钉截铁,不容置疑:「兵衙关系甚大,交给别人,我不放心。」

  赵可变一听就知道大元帅又开始放屁了。

  元帅军上下十几万人,超过一半都是大元帅的亲信,在这些人里,他赵可变可排不上号。

  刘承宗要把他留在兵衙的唯一原因,是他作为一战功成的榜样,不能死。

  但这事没必要跟刘承宗死抠字眼,赵可变在兵衙干了两年,已经不是当初的愣头青了,他知道自己改变不了刘承宗的想法。

  因此他干脆

  问道:「我来陕西,河西、甘肃怎么办?」

  「兵衙职方司迁过来,在西宁、甘州、西安,各设主事、司务一员,掌各省兵籍、事务。」

  「青海的事,让宋守真依着旧路子做;井小六调到甘肃搭架子去,至于陕西的主事,秀才出身的那个武攀龙闲着呢,用他。」

  刘承宗说罢,看向赵可变,道:「你呢,看哪边觉得舒服,愿意在兰州,就先在兰州;愿意在西安,就干脆留下来,省得将来还要跑。」

  驻地的问题,赵可变想都不用想,便道:「大帅,我还是在西安吧,跑累了。」

  刘承宗乐见其成,欣然应允。

  二人刚谈好这件事,赵可变就自怀中取出书信递交,道:「大帅,这是卑职经过兰州时,师大匠让卑职带给大帅的信。」

  「师成我?」

  刘承宗点头接过书信,示意赵可变先在一边歇着,招手让佛殿前侍立的羽林郎上茶,便将书信拆开看了。

  说来好笑,他看这书信是赵可变私人送来,还以为是师成我那边出了什么问题。

  没想到等他患得又患失地展开书信,看见的却是一份元帅府军工产业发展前景规划。

  师成我建议,元帅府工衙应集中力量在兰州建立大军器局,暂不迁往关内。

  刘承宗刚看个开头,眉头便不由自主地微微皱起。

  随着关中平定,元帅军的火器缺口很大,大量吸纳降军,导致目前驻扎在陕西、甘肃的三十来个营的武器装备都不够数。

  即使是单兵装备,从河湟运抵前线的补给线也太长了。

  更别说关内和陇西,被六盘山分隔为两个地理单元,大量兵装的运送要依靠渭河。

  物资通过陆运,再转渭河船运倒是并不复杂,只是渭河它……它有季节性断流。

  都不需要考虑如今旱灾的年景,就算风调雨顺,渭河每年的三到五月也有人为的季节性断流。

  因为渭河两岸田地太多,灌溉渠也太多,到季节各地用水,下游就断了,等到六月再发洪峰。

  如今又是干旱年代,渭河的漕运能持续多久,谁也说不清。

  关键战争,最常见的就是意外。

  前线打着仗,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