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五章 武略(下)_帝御山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至于放弃城池……

  那无异于承认朝廷的软弱,向蛮族屈膝。这种事情朝廷是绝对不可能答应的。而且,苍墟城位置特殊,属于西部的前哨,军事上拥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旦未来朝廷准备对西部蛮族发动全面的进攻,这就是一个很前好的前线岗哨。是绝对不容许轻yì放弃的。

  更别说,朝廷和蛮族签订停火协议,开放边贸之初,苍墟城一度是繁荣的,并因为边贸吸引了大量的商人和平民。

  经过近百年的时间,那里已经繁衍了不少的人。很多人土生土长已经定居下来。朝廷是万万不可能放弃这些人的。

  所以一来二去,苍墟城的问题拖着尾大不掉,始终没有解决办法。

  杨纪听那里行商回来的人说,苍墟城到现在都还是都尉主政。而就算这都尉也换了好几个了。

  现在到了晚上,苍墟城人人大门紧闭,听见惨叫声也不敢出去。

  这种情况简直匪夷所思,在大汉皇朝各个边陲,也算是独一无二。小小的苍墟城甚至一度摆到了皇帝陛xià的面前。

  始终没能找到合适的人选,解决问题。

  而在西部太上洲,苍墟城几乎代表了各个城池面临的典型困境。这并不只是边患问题,折射出来的更是朝廷的政策问题。

  在对待蛮族的问题上,朝廷始终犹豫不决。战也不是,和也不是。而每次问责,蛮族九部也是互相推诿。

  以致于整个西部边陲,面对这种困难居然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只有被动的防守。只是城池太大,蛮族又有飞禽飞兽,又是趁着晚上袭击。

  被动防守的效果可想而知。

  “欲定六合。先定蛮族。欲定蛮族,先定苍墟”,这并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杨纪深思熟虑的结果。

  “一叶落而知秋意”,苍墟城的问题并不只是一座城池而已。他牵涉到的方面太多太多。

  是和整个朝廷的大政策联系在一起的。

  杨纪笔下不停,脑海中浮现出生平所读的种种经典。以及《武经》、《武略》,所有种种融会贯通,全部联系在一起。

  在杨纪看来,朝廷的政策不论是战是和,其实都有问题。包括王泰的《武略》,虽然他极力陈述蛮族的危hài,也主张全力进攻剿灭蛮族。

  但是武将终归是武将,单纯的统领千军,战场杀伐还可以。但是涉及到具体的政策。这就不止是战争那么简单了。

  在杨纪看来,对边荒的策略,除了兵强马壮,除了强势的进攻,还包括战后的经营跟进。

  这实际上就涉及到了战后的农业、后勤,城池建筑合理布局,先期警戒、布防……,凡此种种。这绝不仅仅只是一场两军对垒的战场而已。

  战争的胜负故然重要,但是战果的巩固更加重要!

  王泰只侧重进攻。进攻进攻再进攻!越凶猛越好,却从没有想过战果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