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6章_八十年代嫁恶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蓉和赵灵仙告别,晚上回家的路上,她在学校小卖部里买了张大白纸,又买了墨水和毛笔。

  心里憋着一股气,她觉得自己不能就这么算了。

  不管是谁在背后这么捅刀子,她唯一要做的就是迎难而上。

  改革开放是国家做出的正确指引,是这个时代的选择,是唯一正确的前进方向。坚持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并不是说就一定要故步自封,自己给自己设置枷锁,自己给自己制造难题。

  穷,才是社会主义吗?

  并不是!

  按照国家的规定,现在是鼓励个体户发展的。

  而个体户是对城乡个体工商户的一种俗称,这一群人是得到国家承认的劳动者,只要是在国家法律准许的范围内,不剥削他人、自食其力就好。

  问题就在于“不剥削他人”这一点要怎么界定。

  公告栏里那张大字报,提到了这个问题:因为叶婉清在村里雇佣的人数多达二十人,所以她是剥削者,她是资本主义。

  因为马克思曾经在书中说过“按照我们的假设,他必须使用两个工人……他的生活目的就只是维持生活,不是增加财富;在资本主义生产下,增加财富是前提。为了……把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的一半再转化为资本,他就必须把预付资本的最低限款和工人人数都增加为原来的8倍……”,所以得出结论,雇工超过7人就是剥削阶级,叶婉清不是个体户而是资本主义。

  看完大字报之后,叶婉清只觉得可笑。

  马克思只是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就被某些人当成了金科玉律,把雇佣七个人还是雇佣八个人当成了判断一个人有没有剥削他人,是个体户还是私营业主的唯一标准,这简直是荒谬!

  这就是所谓的生搬硬套,所谓的教条主义!

  前世叶婉清只是一个数学老师,她没有经历过创业路上的种种艰辛,对80年代个体户所要面临的困难也不是那么了解,但是……她了解一些戈渊的事情。

  就算那时候她和戈渊关系不是很好,也就每周一次的亲密让他们看起来像是两夫妻,平常时候两人的交流是能少则少,可也有实打实的交流。

  从戈渊自己口中,还有在家里工作了十几年的保姆王嫂口中,叶婉清知道一些戈渊创业初期的事情。

  比如说,这“雇佣七人还是八人”的问题,当时对戈渊的事业有过一定的冲击,让他小心过一段时间。王嫂一直很遗憾,说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戈渊会更早成功。

  不过,出现这种情况也是难免的。

  因为改革开放是摸着石头过河,很多事情国家也是第一次尝试,所以法律法规并不那么完善,甚至不那么正确都可以理解。

  而随着个体经济不断的发展,个体户犹如雨后春笋一般地出现,朝气蓬勃地发展,慢慢的生意做得好了,可不就扩大规模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