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六章 早朝_明朝富家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主要工作也就是修史和著书,有时候皇上也会让他去讲讲经筵,其他就没什么事了,这修史和著书都非一日之功,所以,他哪怕几天甚至几个月什么事都不干也不会有人说他,只要皇上相召的时候他好好表现一番便成。

  这奏对环节其实跟他没任何关系,因为他就不负责任何具体政务,自然没什么事好上奏的。

  不过,他却是看得津津有味,因为通过奏对,他能了解很多朝堂大事,毕竟他这翰林院修撰也不可能当一辈子,早点了解朝政,今后升职了就不会两眼一抹黑了。

  他这会儿最关心的当属南京户部尚书的归属问题,因为金陵那边早就传来消息,就在前几天,现任南京户部尚书徐问已经告老返乡了,这个位置等于已经空缺了,聂豹经他一番劝说之后也已经跟阳明一脉的几位大佬通了气,准备争取这个位置了。

  杨聪想着,这事应该不会拖很久,就这两天,朝廷应该就会商议南京户部尚书人选,但令人奇怪的是,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李时上奏的时候竟然压根就没提这事!

  难道,这事就这么一直拖着吗?

  不可能啊,南京户部尚书负责的事情多着呢,其不但负责盐引的发放,还负责大明东南几省的税赋征收,还负责漕运、南京留守朝廷官员俸禄发放等事宜,如果空悬的久了,南直隶那边非乱套不可。

  这会儿杨聪真有点急了,因为这是他第一次“参与”朝堂大事,而且这事关系甚大,但是,这会儿他还不知道夏言会提出什么人选,也不知道嘉靖是什么态度,更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势力想参与争夺,这事,还真是悬啊。

  他焦急的等待了半天,奏对环节终于结束了,正当他以为今天要失望而归时,嘉靖突然开口道:“南京户部尚书徐问已然告老返乡,不知诸位爱卿可有合适人选举荐啊?”

  这!

  这嘉靖还真是不走寻常路啊,这事按理来说应该是由吏部尚书李时提出来,他再询问群臣,又或者组织廷推,他倒好,直接自己问了。

  不过,也好,不管是谁提出来的,这事总算是开始了,杨聪不由偷偷看向远处的内阁班列。

  内阁首辅张璁这会儿已经老得不行了,整个早朝他都没吭气,这会儿更是如同睡着了一般,看样子是不会出手了。

  内阁大学士李时和翟銮也如同两尊菩萨一样站在那里,压根没有动弹的意思,唯有内阁大学士、礼部尚书夏言咳嗽一声,走出班列,跪在御道中间,拱手朗声道:“皇上,微臣举荐工部左侍郎刘伯跃,刘大人为官清廉,恪尽职守,足可当此大任。”

  他这一出声,后面立马有一大堆官员从班列里疾步走出来,跪在他身后,朗声道:“臣附议。”,“臣附议。”,“臣附议。”。

  好家伙,这里面不但有都察院左都御史屠侨,还有几个侍郎和五寺主官,阵容可谓强大的很。

  不过,还好,夏言提的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工部左侍郎,并没有什么明显的优势。

  紧接着,兵部左侍郎聂豹也咳嗽一声,从班列里走出来,跪在御道中间,拱手朗声道:“皇上,微臣举荐兵部右侍郎张时彻,张大人忠君爱国,勤勉任仕,在出任四川巡抚期间不但清剿了土司叛乱,还曾调拨粮草,赈济灾民,对户部事物相当熟悉,足可担当大任。”

  聂豹的话音一落,也有好几个人从班列里疾步走出来,跪在他身后,朗声道:“臣附议。”,“臣附议。”,“臣附议。”。

  这阵容就有点寒碜了,因为这些人职位都不高,甚至连一个六部侍郎都没有,就更别说都察院左都御史那样的高官了。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