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四章 征询_明朝富家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他便直接问道:“公谨,你觉得刘淑相为官如何,为人又如何?”

  这个问题跟问李时的时候差不多,但是,夏言的回答却着实让他吃了一惊。

  夏言要干倒刘淑相啊,自然是把人往死里黑!

  他装作愤然道:“回皇上,这个刘淑相,贪得无厌,以权谋私,他为官者十多年都不知道贪了多少银子了。”

  嘉靖真不知道这次是夏言要弄刘淑相呢,每次夏言让人上奏整人的时候都十分小心,那些上奏的言官要么是新近依附他的,要么是跟他合作势力的,他基本不用自己的乡党,除了上次弹劾杨聪的时候凑巧露馅了,其他时候嘉靖基本都被他蒙在鼓里。

  这次嘉靖又被蒙住了。

  这个刘淑相,真的那么贪吗?

  嘉靖有些怀疑道:“真的?”

  夏言毫不犹豫的点头道:“微臣怎敢欺瞒皇上。”

  嘉靖紧接着又追问道:“那他收受贿赂,取消助役银这事也是真的咯?”

  夏言连连点头道:“皇上英明,此事千真万确,微臣建议皇上下旨让都察院去查一下就什么都清楚了。”

  嘉靖闻言,不由眉头一皱,真的下旨让都察院去查吗?

  都察院一上手,这刘淑相基本就完了,他也知道,人无完人,手底下的朝臣哪个能跟圣人一样,什么错误都没犯过,如果让都察院去查,肯定能查出点事来,难道就这么把一个正三品的朝廷重臣给废了?

  他觉得,这个时候下旨还是有点草率了,还是征求一下其他人的意见再说,毕竟李时和夏言说的完全相反,他也不知道到底谁对谁错。

  他想了想,便让夏言退下,又命人招来了吏部尚书张邦奇。

  他虽然不知道这次是夏言要弄刘淑相,但是,夏言的口气,让他隐隐觉察出了一点端倪,刘淑相一事估计不简单,所以他想听听夏言一党的对头阳明一脉是什么意见。

  张邦奇进来一番见礼之后,他便迫不及待的问道:“常甫,你觉得刘淑相为官如何,为人又如何?”

  还是同样的问题,不过他又得到了不一样的答案,因为杨聪已经暗地里跟阳明一脉的大佬说了,想办法保住刘淑相,这位朝廷重臣便会加入他们的阵营。

  刘淑相这件事说白了并不是什么大事,夏言这时候也是有点飘了,他还以为一个顺天府尹而已,只要随便使点手段便能把别人给整下去了。

  我们偏不让你得逞。

  张邦奇装出严肃的表情,郑重道:“据吏部考核记录,刘淑相能力出众,公正严明,是一个难得的干吏。”

  这就完了吗?

  考核记录还不是你们写的,当朕不知道啊!

  嘉靖紧接着问道:“刘淑相取消助役银一事你怎么看?”

  张邦奇依旧严肃的道:“微臣以为,这助役银本就归顺天府管,他是府尹,自然有权取消。”

  嘉靖又追问道:“他说取消就取消,难道不应该考虑一下国库的收入吗?”

  张邦奇连忙道:“皇上,据相关记载,助役银乃是成祖专为京城修建而设,现在京城早已修建完毕,这助役银自然早就应该取消了,而且这助役银也不是上缴国库的税赋,而是京城各大衙门修筑京城的开支,现在京城都修筑好了,这笔开支明显是多余的。”

  还有这种事!

  嘉靖不由皱眉道:“你的意思,这收上来的银子根本就没上缴国库,而是各大衙门自己花了?”

  张邦奇毫不犹豫的点头道:“是的,皇上,这助役银原本就是苛捐杂税,很多富商后裔都因不堪重负逃逸了,当初迁徙到京城的数千富商这会就剩下数百户了,如果再收下去,这数百户恐怕也要因不堪重负而逃逸了。”

  原来是这么回事,嘉靖微微点了点头,随即便命张邦奇退了下去。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