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一章 上奏_明朝富家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我们奏报怎么写,曾大人,我斗胆问一句,这奏报,你准备怎么写呢?”

  说完,他便满脸期盼的看向曾铣。

  曾铣闻言不由一愣,这奏报怎么写的确很重要,刘天和这意思难道是让他美言几句?

  他仔细一想,又觉着不对,如果刘天和想让他美言几句直接开口就行了,问题人家压根就没说这些啊。

  这刘天和到底什么意思呢?

  他又仔细想了想,终于有点明白了,刘天和的意思估计是让他不要上奏了,这次的事就由其一个人上奏。

  这样一来,刘天和肯定能避重就轻,好好为自己开脱一番。

  不过,如果奏折完全由刘天和一个人写,他和杨聪的功劳怕就是要打折扣了。

  这或许就是刘天和不好直言的原因吧。

  他考虑了一阵,这才苦笑道:“我这次来纯粹就是走了个过场,还没遇着鞑子呢,人家就已经跑得没影了,这奏折我真不知该怎么写了,刘大人,要不你帮个忙,在奏折中顺带提一句,也省得我去费那脑筋。”

  这人是真不错,不说大公无私,最少不会为了自己私利而牺牲同僚。

  刘天和连忙举杯道:“曾大人,多的话就不说了,多谢。”

  杨聪一听他们这话便明白了,这刘天和估计是想代替他和曾铣一并上奏,已减轻自己的罪责。

  这忙帮不帮呢?

  他如果单独上奏,这次自然是天大的功劳,不过,他这才刚连升三级没多久,他也不知道嘉靖会不会发疯再给他升官,倒不如卖个人情给刘天和算了,毕竟当初吉囊进攻宣府镇的时候人家刘天和也曾答应过出兵支援他。

  想到这里,他举起酒杯郑重道:“刘大人,我也在考虑这奏折怎么写呢,毕竟我是奉命前来支援的,对大同镇的情况并不是很清楚,而且,我也就碰到了蔚州那一路鞑子,其他两路是什么情况我更不清楚。刘大人,要不你也帮我个忙,在奏折中顺带提一提蔚州那边的情况,也省得我费尽脑筋去想怎么上奏。”

  这话说得,不但帮了忙,还给了面子,刘天和当即举起酒杯感动道:“杨大人,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如果刘某这次能躲过一劫,今后定会想办法回报。”

  他是真不知道自己这次能不能夺过一劫,一般边镇失守,上至巡抚下至领兵将领都免不了责罚,撤职查办都算是轻的了,拉去砍了都有可能。

  他之所以想要这个单独上奏的权力,说白了就是想分润一下曾铣和杨聪的功劳,这样,他就有机会将功抵过了。

  曾铣那边倒还罢了,人家的确没跟鞑子交战,功劳微乎其微,杨聪这就不一样了,听闻人家可是把蔚州那一路鞑子打的大败而逃,斩获更是惊人。

  可以说,大同府城这一路鞑子之所以退兵,主要原因还是杨聪率宣府镇边军精锐赶过来了,要不然,就凭他和曾铣手下的两万步卒,人家估计根本就不惧。

  他着实没想到,杨聪轻易放下这么大的功劳不亲自上报,而让他代劳。

  又是一杯酒下肚,他猛然想起来,自己还不知道杨聪的具体斩获如何呢,虽说他想分润人家的功劳,但也不会坏到把人家一笔带过,把所有功劳都算自己头上。

  想到这里,他连忙问道:“杨大人,听闻你在广灵大胜鞑子骑兵,不知道具体斩获如何?”

  杨聪淡淡的道:“也没什么,就是斩获敌首两千余,俘虏敌众数百,缴获战马千余。”

  这!

  这还没什么!

  刘天和闻言,不由目瞪口呆,就连曾铣都被吓了一跳。

  我的天,还没听说过谁能把鞑子打这么惨呢!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