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一二章 名师_明朝富家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还得再等一年。

  海瑞这个,怎么说呢,虽说他家也是军户,但是,却没有世袭的武职,海瑞的先祖海逊子虽然在立朝之初出任过广州卫指挥使,但后面,海家就没落了,海瑞的父亲海翰也只是一个廪生而已,而且,在他四岁的时候,海翰便去世了。

  所以,海瑞的家里是相当清贫的,只能靠祖上留下来的屯田勉强度日,跟戚继光比起来,那压根就没法比。

  海瑞读书那是相当的用功,要不是家里没钱,他没办法去赶考,估计他早就高中举人了,甚至金榜题名都有可能。

  这会儿有了杨聪教授的“秘技”,又有张平在考场照看,海瑞发挥的那叫一个出色啊,甚至比杨聪当年还要出色。

  他竟然勇夺南直隶乡试头名!

  这家伙可就不得了了,乡试的头名啊,那可是解元,金榜题名那就是板上钉钉的事,甚至一甲、二甲都指日可期,要知道,当初唐伯虎也就得了个乡试头名而已,唐解元之名,谁人不知?

  杨聪收到消息,着实是高兴了一回,海瑞这个解元跟戚继光那个连中两元性质可是大不一样了,这就证明,他的秘技并不是他一个人适用,其他人一旦学会了,同样能在科举中出色发挥。

  果然,接下来,第二年春,李春芳、沈炼、杨继盛参加会试,三人皆名列前十,而且,李春芳还名列第一,勇夺会元!

  这家伙更不得了了,会试过关,那几乎是铁定金榜题名啊,更何况他们三人还都名列前十。

  也就是说,杨聪一次就教授出了三个进士,而且,只要是他的弟子参加的科举考试,头名还没有旁落过,这在整个大明的科举史,甚至是历朝历代的科举史上都是没有出现过的。

  开什么玩笑,自己厉害也就罢了,教授出来的弟子也这么厉害,杨聪简直神了!

  殿试还没有开始,杨聪的大名便开始在朝野上下传颂了,这年头,科举的重要性根本就不必多言,一般人,就算是中个举都难,杨聪倒好,教出来的弟子,不论县试、府试、乡试、会试,皆是高居头名,如此出色的老师,上哪儿找去?

  于是乎,物理学院的门槛又差点被人给踩破了,闻讯而来的学子简直都快把玉渊潭给围住了,找人,托关系,送礼的更是多如牛毛。

  可惜,杨聪紧接着就放出话来,他精力有限,教授七个弟子就已经相当费神了,再多招一个都不行!

  真是这样的吗?

  当然不是,他精力充沛着呢,多教授几个弟子对他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

  关键问题在于,他对其他人都不了解啊。

  他怎么知道谁能考上,谁又考不上,到时候如果不小心招了几个饭桶,那岂不是把他的招牌给砸了,如果招了几个心术不正之辈,那就更不得了了,毕竟他自创的秘技并不是什么天书,一般人只要用点心,基本上都能学会,如果谁学了他的,偷偷传出去,科举考试岂不是要乱套了!

  总之,他觉着,有这七名弟子就够了,没必要再多招几个,给自己找麻烦了。

  接下来的殿试李春芳不出意料,高中状元,沈炼和杨继盛则分列二甲第一和第三,就这,还是夏言从中作梗的结果呢。

  因为这次会试和殿试的主考官就是内阁首辅夏言和礼部尚书张邦奇,一开始,夏言还没注意,让杨聪的三个弟子都闯入了会试前十,后面的殿试中,他自然是要想尽办法挑点毛病,要不然,如果让杨聪的三个弟子都名列一甲前三,那杨聪岂不要真要成神了!

  不过,杨聪虽然没有一举成神,名气却是越来越响亮了,有人甚至已经开始隐隐将他与亚圣王阳明相提并论了。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