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四章 自荐_明朝富家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白,混淆视听,意图欺君罔上。朕已经知道了,这倭寇复起之事,就是他搞得鬼,清风,你说,这东南之事,该如何收拾呢?”

  杨聪闻言,心中不由一喜,他着实没想到,嘉靖这么快就“看清真相”了,他还想着,再不行,就命人去逮住谢世贤,押到京城来,送给嘉靖呢。

  嘉靖既然看清了赵文华的真面目,这谢世贤自然就不急着去抓了,至于东南之事如何收拾,他倒是早就有了打算。

  这会儿,嘉靖一问起,他便毫不犹豫的拱手道:“皇上,微臣愿再赴东南,为皇上解忧。”

  嘉靖闻言,不由一愣,他可没想过要让杨聪再去东南,他只是想问问杨聪,这事该怎么收场而已。

  杨聪竟然毫不犹豫的自荐去东南收拾残局,这话,着实有点太出乎他的意料了。

  他不由惊讶道:“你可是礼部尚书,去东南收拾海盗和倭寇,是不是有点不合适啊?”

  杨聪一本正经的道:“赵文华还是工部侍郎呢,他都能总督浙直,微臣这个礼部尚书应该也没什么问题吧?再说了,他可是一点领兵经验都没有,微臣还曾领兵清剿过倭寇和海盗呢。”

  这话说的,倒是在理,不过,杨聪如此执意要去东南,嘉靖反倒是有点怀疑了,这家伙,不会有什么企图吧?

  他忍不住问道:“清风,你可知道,赵文华可是说戚景通和汤克宽都是你杨家军的将领!”

  什么杨家军,这赵文华也太无聊了。

  杨聪苦笑着摇头道:“皇上,赵文华这种奸佞小人的话不可信啊,微臣可没听说过什么杨家军,而且,微臣也没有领过几年兵,当初立朝的时候,公侯勋贵,哪个不是领兵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宿将,也没见谁说什么军,什么军的啊。”

  他这是在告诉嘉靖,他并没有什么非分之想,这什么杨家军什么的,都是赵文华在胡说八道呢,要他领了几年兵就是有所图谋,那立朝之初的那些将领岂不个个都有所图谋!

  他之所以执意要去东南,主要还是不想闲着。

  这会儿,他弟子都培养的差不多而来,《格物致知之理》一书都刊印出来了,物理学院也进入正轨了,待在京城貌似也没什么事了,还不如借机去东南发展水师呢。

  嘉靖当然不知道他想去东南干嘛,只要他不是图谋不轨就行。

  他这么一说,嘉靖也释然了。

  是啊,当初立朝之初,洪武年的时候,大明可有两百余万大军,那时候的领兵将领谁手底下不是统帅了几万甚至几十万大军,而且还不是统帅一年两年,而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也没见他们怎么样啊。

  杨聪这才统了几年兵,什么图谋不轨那简直就是胡说八道。

  想到这里,他微微点头道:“那行吧,朕就给你挂个都察院右都御史,让你去总督东南事务吧,你去了,朕自然是什么都不用操心了。”

  杨聪连忙谦虚道:“皇上过奖了,微臣定当尽心竭力,为皇上分忧。”

  嘉靖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这次东南之事,你觉得多久能解决啊?”

  他可是有点急,因为顾可学说海盗和倭寇闹的,药都没法炼了。

  问题,他急,杨聪不急啊。

  杨聪闻言,假装仔细思索了一番,这才郑重的道:“初步平定的话,少说也要半年吧,要彻底平定,恐怕得两三年时间。”

  两三年?

  那怎么行,别说是两三年了,半年他都嫌长呢。

  他假装悲怜道:“苏扬两府的百姓在海盗和倭寇的蹂躏下可谓苦不堪言,朕这心里着急啊,清风,你能不能快点?”

  杨聪当然明白嘉靖的意思,他毫不犹豫的点头道:“这个倒是简单,只要调集大军,最多两三个月,微臣定能将海盗和倭寇赶出苏州府和扬州府,只是要彻底将海盗和倭寇剿灭,尚需些时日。”

  只要能将海盗和倭寇赶出苏州府和扬州府便成,谁管你多长时间将海盗和倭寇彻底剿灭啊。

  嘉靖闻言,不由点头道:“那行,只要苏扬两府的老百姓不再受苦便成,其他的,朕就不催你了。”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