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八〇章 喜从天降_明朝富家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尚书,足矣。

  不过,要说当内阁大学士,他还真不是很称职,因为他对治国之道根本就没什么研究,在这方面,他充其量也就跟一般的进士出身的官员差不多而已。

  这会儿,侯之坦竟然跟他说他有望入阁为相,说实话,他着实大吃一惊。

  当然,他并不是不想入阁为相,成为内阁大学士那可是朝堂官员梦寐以求的事情,谁不想啊。

  他呆愣了一阵,这才激动的道:“真的吗?”

  侯之坦郑重的道:“当然是真的,小人怎么敢跟您开这种玩笑。”

  这!

  顾可学激动的搓了搓手,这才尴尬的问道:“你说我立大功了,我怎么就不知道呢?我到底立什么大功了,你能不能跟我说说?”

  他是真不知道自己立什么大功了,这段时间他就在工部值房老老实实坐班,哪儿都没去,也没干什么特殊的事情,怎么就立大功了呢?

  侯之坦也不隐瞒,当即便把杨聪的想法和东瀛近段时间发生的事详详细细跟他说了一遍。

  他这会儿才知道,原来杨聪竟然借着他的名义把东瀛最大的银矿给捞到手里了。

  这,这,这简直是喜从天降啊。

  他激动的搓了半天手,这才问道:“太师大人的意思是?”

  侯之坦依旧郑重的道:“太师大人的意思,您赶紧命工部官员组织一批擅长冶炼银矿的匠户,然后亲自带着他们去东瀛接收石见银矿,一旦石见银矿在我们的掌控下正式出产白银,您这内阁大学士之位就跑不了了。”

  这个他在行啊,他当即激动的拍手道:“好,你稍等一日,明天,明天我带人跟你一起去东瀛。”

  就这样,顾可学带着一大帮工部官员和擅长冶炼的匠户跟着侯之坦来到了东瀛,他带着手下人在石见国转了一圈之后,别提多激动了。

  这里不愧是东瀛最大的银矿,银山简直到处都是,而且含银量还相当的高,比大明任何银矿都高。

  银山啊,而且还不止一座,一个月挖个上百万两都不成问题啊!

  那么,为什么石见银矿以往每个月才出产白银五十万两左右呢?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他稍微了解一下便知道了,因为大内氏和尼子氏都没足够的粮食。

  这话貌似有点矛盾。

  开玩笑呢,坐拥银山无数,一个月最少能挖出五十万两银子来,他们会缺粮食?

  他们是真缺粮食,因为东瀛出产的粮食本就不多,大明商贩运送过来的粮食那也是有限的,各路诸侯大多用仅有的粮食来豢养手下的军队了,哪里来的粮食去养矿工!

  也就是说,不管是大内氏还是尼子氏,都没有足够的粮食来养活大批矿工,所以,就算坐拥银山无数,他们也挖不出多少银子来。

  这个问题对于杨聪又或者顾可学来说就不是什么问题了,运送粮食,对于他们来说真的不要太简单,大明东南各省有的是粮食,他们也有的是船来运送粮食,就算汪直和洪铁柱手下的船队不够用也没关系,他们完全可以动用大明水师船队来运送粮食。

  可以说,粮食的问题,对他们来说就不是问题,哪怕是十万甚至几十万矿工的消耗对他们来说都只是小意思而已,到了他们这里,粮食已然不是主要问题,主要问题反而变成了矿工数量的问题。

  那么,东瀛或者说石见国到底能招到多少矿工呢?

  这个,还真有点恐怖,听闻石见银矿招工,米饭什么的管饱,还有工钱,整个东瀛都轰动了,什么流民、饥民、浪人、流浪汉,甚至是流浪武士,都拼命往这边窜,十万甚至是几十万那都不是问题!

  最后,顾可学不得不把矿工数量控制在十万左右,因为再多人就不好管理了,毕竟,这里总共才一万明军精锐,再加上毛利元就手下人马,总共也才四五万人,要管住这十万矿工已经相当不容易了,再多,恐怕就要出乱子了。

  不过,光是这十万矿工已然够吓人的了,石见银矿的产量很轻松便提升到了一百多万两一个月,比以前翻了一番都不止。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