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七十六章 家事_重生贾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至于撵走了许多其他人,王夫人半点不后悔。

  这话周瑞家的可不敢接,她还得在贾府过活呢。

  过了腊八之后,贾环就开始进入半休假的模式了;不光是他,翰林院几乎都是这个样子。

  房源会和泰西人合伙的作坊也建得差不多了,只待来年开工。

  薛蝌和钱重海都从松江送了信过来。

  钱重海在信里面同贾环说已经帮薛蝌找了个地方建立作坊,让他放心;还有一件喜事,就是钱王氏又怀上了,贾环可能会再多个侄子或侄女。

  让贾环教小长康读书的事情,钱重海还没有提,现在小家伙还没开蒙,到贾环手里读书,起码也得十岁往后,还有好几年。

  松江也下了雪,钱重海哈了一口气,去城外看了一眼薛家的作坊。

  这里正干得热火朝天,大雪也阻止不了劳动人民的热情——年下正是闲着的时候,趁着这个时候刚好多赚几个钱,给家里的婆娘和娃娃添置点衣裳零嘴。

  明末资本主义的萌芽并没有被掐断,而是一直处于一个“萌芽”的状态。泉州开埠以后,很是有一些工坊开始了。

  江南的织机保守估计,每家几乎都会有一张;也有许多商户开始雇佣大批闲置劳工做缫丝,纺纱的活计。

  薛家的工坊分两个,一个是纺纱,一个是织造。

  生丝不好买,钱重海也无法直接要求其他商户让出自己的份额,只能缓缓图之了。

  相对来说,棉花就比较好买到了,薛家也不打算一口吃成个胖子,先从棉布做起。

  薛蝌把松江的状况回报之后,薛姨妈就开始琢磨着在松江或苏州买个庄子,专种桑树养蚕。

  待到薛蟠来送年礼的时候,就把这个事情同贾环说了,贾环自然不会不同意。

  待送走了薛蟠,贾环马上抓起笔给钱重海写信。

  江南的田土改种桑麻看来将会是大势所趋,但粮食就会少许多,贾环得让钱重海提前准备去湖广一带筹粮。

  幸好有长江,沿着水路直接到达极为方便。

  不过这事还是得同薛家提上一提,让他们看看能不能把粮食的生意也做一下。

  待到小年过后,贾环终于可以歇上一歇了。

  有了空,贾环便和惜春一道去了栊翠庵饮茶。

  “三爷可是许久没来了!”停云一边叽叽喳喳地说道,一边给贾环和惜春搬蒲团。

  贾环笑道:“这可不是瞎说?前几日下雪的时候我还过来的。”

  妙玉说道:“今儿可没有好水。”

  惜春说道:“一般的水就可以了,反正三哥哥也尝不出来!”

  贾环伸手给了惜春一个爆栗,小姑娘嘟着嘴念念有词。

  此时的贾政正在院子中见客,来的是神机营指挥史谢步东。

  他这次没去东南,而是守卫京师,现在过来拜访贾环。

  但听说贾环去饮茶了,便直接来见了贾政——见贾环只是个名头而已。

  寒暄几句,谢步东便留下礼物,起身告辞。

  送走了谢步东,贾政捏须思量。

  谢步东不过寥寥数语,可该说的都说了。

  “大都护在西北与贾司业一向交好,一直念叨着让家里的四公子与贾司业多多亲善,今年也得了恩典,年后便可以入国子监读书了。”

  黄凤阁的四儿子名唤黄克谷,今年也是二十有一,尚未婚配。

  谢步东这趟过来,明显是要说媒了。

  贾政想了又想,觉得亲事可成。

  自己儿子走了两趟西北,竟然结了这么个善缘。

  贾政也想着让探春寻个好人家,黄克谷虽然继承不了黄凤阁将来的爵位,但这也未必就是坏事,而且听说黄克谷并不是一个不学无术之辈。

  晚上贾政便和赵姨娘先提了这个事情,赵姨娘犹犹豫豫地说道:“老爷,能不能给三丫头寻个读书人?”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