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八章 零风险_我写的自传不可能是悲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药物研发的核心主体是企业,企业是最重要的研发力量。

  比如世界顶尖的罗氏、辉瑞,高峰期的年研发投入接近100亿美元,反观国内,企业几乎不做研发。

  忽悠讲故事的多,真有研发能力的少,国内所有企业几年凑一块的研发费,都没有辉瑞一家巨头一年投入的研发资金多。

  他们干的只能叫生产和销售,要么没有研发部门,要么就把研发工作扔给科研院所、cro(研发外包机构)。

  国家倒也不是没有大力投入,但基本都是投入到科研院校。

  这反而抑制了国内医疗企业的研发欲望和能力,企业研发不自己做,水平就越来越臭,企业就越来越没有竞争力,导致恶性循环。

  国内4000家药厂,研发实力真正能拿的出手的不超过40家。

  原本的长青生物,就属于剩下的那三千多家之一。

  这也是高媛提出搞研发之后,蒋文民两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原因。

  现在长青生物有了点名气,但是距离那些有动力和资本去真正搞研发的大型医药公司,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的。

  “嗯!关于研发主管的人选,你提交一份人员名单,到时候我亲自来敲定。”

  “好的!”

  等唐芸汇报完,高媛将目光看向蒋文民。

  “高董,陆行长来了。”蒋文民一脸恭敬道。

  “哦?”高媛挑了挑眉。

  “人呢?”

  “在会客室,等了有一个多小时了。”

  一个多小时?也就是一上班就来了?

  “虽说我们长青现在情况有所好转,不过他堂堂一个行长,似乎没有必要这么屈尊吧?他来做什么?”

  “他说是特地来为之前的事情道歉的,还说如果高董同意,他们银行可以继续为长青生物提供贷款。”

  “哦?那这位陆行长气量不小嘛?”

  业务哪儿都有,他们也算不上什么大客户,至少跟许氏集团相比是这样。

  那这位陆行长这么低姿态就有些奇怪了。

  “呵呵!最近不是舆论发酵嘛,之前给我们断贷的苏江银行居然也被网友给扒出来了,现在火恐怕都快烧到他陆行长头上了。

  我估计是银行觉得声誉受到影响,所以让陆行长自己来擦屁股了。

  虽说些许舆论对苏江银行没什么大影响,但银行并无充分理由便终止合作,差点导致我们资金链断裂。

  苏市商界就那么大,传出去终究是败坏商誉的事。

  他们银行内部也有派系,也有看不惯陆行长的人,这事儿处理不好,陆行长怕是就得被推出来当替罪羊。

  您说,他能不急吗?”蒋文民笑呵呵道。

  心中忍不住有些感慨。

  虽说前不久他们还算是暗中的盟友,幸灾乐祸有些不好,不过他忍不住还是想笑。

  这算不算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不过别说陆行长了,许劲松最近也是焦头烂额,听说在董事会异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