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56章 任务:干掉大白鲨_史上最强飞行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方的踪迹,很显然,他们的电子战能力应该是升级过的!”

  “能量优势变化倒是不大!”黄海军说。

  大家都点了点头。

  “如果遇到他们,还是要充分发挥编队作战的力量。”李成说。

  “要充分利用头盔瞄准具,抢先下手!”

  “哦,还有一点,我们歼十D的光电瞄准系统。”李东海说。

  现代战机的主要探测系统是机载火控雷达,这是一种主动探测设备,但其主动发射的电磁波会暴露自己的行踪,甚至因此成为敌人的目标,危及战机本身。特别是随着具备高雷达隐身性的五代机的出现,机载火控雷达的探测效果大打折扣。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变这一现状呢?人们想到了早已存在的红外搜索跟踪系统。

  全球第一种安装现代化红外搜索跟踪系统的战斗机一般公认是苏联的米格-29战机。现在,美国在这方面的技术水平已经超越了俄罗斯。美军“超级大黄蜂”战机安装的红外搜索跟踪系统,可以在各飞行阶段以被动方式探测多种目标,无需担心电子探测及无线电频率的反制。

  F-35隐身战机上也安装了被称为光电指示系统(EOTS)的红外搜索跟踪系统,同时还安装了开创性的被动式探测系统——机载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EODAS),在机身6处不同的位置上各安置一个红外传感器,可对全机360度范围内来袭的导弹或逼近的飞机进行红外探测及跟踪,并与雷达、电子战设备、数据链传来的信息融合,整体输出在飞行员的头盔显示器上,使得飞行员能具备全空域态势感知能力,从而最快最好地做出判断和决定。

  曾有媒体指出,只要俄中能用高速数据传输频道联系两架或多架装备了长波红外搜索跟踪系统的战机,他们就会用以建造对付隐身技术的系统。既然红外搜索跟踪系统可以发现隐身战机,为什么还需要两架或多架装备红外搜索跟踪系统的战机联网工作?

  比起火控雷达,红外搜索跟踪系统有着突出的优点,但是对目标实施导弹攻击和计算射击参数则需要连续的测速、测距。激光测距仪当然能够进行测距,但是激光在大气中衰减很厉害,其工作距离往往小于红外跟踪系统,有时候就很难实现远距离测距。例如,‘阵风’战斗机的红外搜索跟踪系统,其红外探测能力达到130公里,但是激光测距仪大概只有30—40公里的探测距离”。

  这样,如果目标位于激光测距仪工作范围外,就必须通过多架战斗机的红外搜索跟踪系统对目标进行测角,然后再通过数据链系统共享数据,根据战斗机之间的位置和速度关系,计算出目标的距离和速度,这样才可以为导弹攻击提供充足、精确的数据。

  歼十D的光电瞄准系统EOTS,可以简单理解为IRST和FLIR的结合,能力进一步提升,功能也更加强大,全世界只有之前的F35和歼20装备,这一次,歼十D也安装了这个系统,所以,在之后的战斗中,大家要充分发挥这一系统的功能!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