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12章 一零三零 要练强军_崇祯七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说,再也没人敢有任何的反对意见了,哪怕是他们满心的怒火和不愿。

  董策这个北东路参将就已经是他们得罪不起的了,更别说上头还有刘若宰。那可是大同巡抚啊!在他们眼中,这是他们甚至都无法解除,无法企及的人物,一想到可能会得罪这样的人物,他们心里便是一阵绝望。

  “嗨,也别都这么哭丧着脸。”董策道:“本官虽然断了你们一些财源,收了你们手下的士卒,但你们以后不用管这许多兵了,也省的操心了不是?直接每个月就领着到手的那些军饷,日子过得优哉游哉的,岂不舒坦?”

  大伙儿闻言,都是苦笑。

  谁都知道董策这话说得不真不实,他们手底下的兵都被董策给拿光了,只能带着几个家丁回去。董策虽然说了,以后真有事儿了不让他们守城,但他们还真就能完全不守了不成?还真就能手底下不要军兵了不成?

  再说了,军堡中那么多事情:守城、搬运东西、看守库房……等等,这些都得用人啊!整个军堡的日常运行,根本离不了人。

  他们回去之后,终归还是要再招一些军兵的。当然,数量必然是会比现在少很多的,每个军堡可能也就是百十来人。

  “好了,军兵这个事儿,算是说完了,还有另外一件事。”

  董策瞧着众人道:“之前传讯的时候,让你们把各个军堡及周边的村落城镇等所在的所有人口的鱼鳞黄册都带来……怎么着,都带来了吧?”

  众人纷纷道:“都带来了。”

  “来,都拿来让我看看。”董策摆摆手道。

  站在他身边的长随白忠旗走过去,把大伙儿手里的鱼鳞黄册都收上来。这些东西可不少,每个人手里头几乎都有厚厚的一摞,白忠旗来回三四趟才算是抱完,在董策身前摞了好几堆。

  董策随手抄起一本来看,看了一会儿,便是皱起了眉头。

  他扬了扬手中书册,道:“夏守备,怎么回事儿,这怎么还是万历年间重造的?”

  也是夏守备倒霉,董策随手抽了一本,却正好是镇羌堡的鱼鳞书册。

  夏守备苦笑道:“末将也不知道啊,镇羌堡放着的就是这个,这次大人您让带来,末将就带来了。”

  董策皱了皱眉头,没再说话,挥了挥手,示意他坐下。

  他知道,这事儿怪不得大伙儿。

  只是,这鱼鳞黄册是万历年间造的,那这样一来,他之前的计划就要完全被打乱了。

  他本来是想依照这些鱼鳞黄册来勘定整个北东路范围内的百姓军兵,以此来实施他下一步的计划,但现在看来,下一步的计划是很难执行了。

  因为这些鱼鳞黄册不对。

  倒不是说这些东西造假,而是说,现下他手中的鱼鳞黄册,已经过时了。

  这些鱼鳞黄册是万历年间造的,是当时的人口户籍统计,而现在,已经是崇祯八年!在这些年间,发生了多大的变化?人口又有了多大的迁移流动?

  若是说从成化年间到弘治年间那几十年的话,可能某个地方,人口流动不算大,因为那会儿算得上是大明的太平盛世,百姓安居乐业,土地收成也好,赋税也不算多么重。是以在当时,人口流动便不大,因为没有什么大规模的战争,也没有太多的天灾**,是以就没有大规模的流民。百姓都安稳的居住在祖辈传下来的土地上,不会离开。

  崇祯七年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