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三十四章 袁宏军的权衡_重生之钢铁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鹤塘镇落后梅溪镇不太多。梅溪镇占了中心镇的便宜,财政收入也只有六百万,鹤塘镇的财政收入虽然不到四百万,但人口少一些,相差并不算太大。

  真正拉开差距,也就这不到一年时间而已。

  在沈淮的强势掌控之下,梅溪镇迅速崛起。

  除了梅钢、紫萝家纺两家规模企业得到彻底整顿、理顺发展的道路外,梅溪镇上半年新成立的小加工类型的小企业也有五六家。兼之在货运码头、集资房建设、梅钢技改扩容等几个大型项目的拉动之下,一到六月镇财政收入就直接破了一千万,鹤塘镇上半年的财政收入甚至不到其五分之一,这一下子就给拉出天壤之别来。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鹤塘镇保持duli建制,也将给梅溪镇瞩目的成绩衬托得黯淡无光。

  梅溪镇的财政收入上来,民众收入增加另说,吃公家的人员收入自然是随财政收入呈直线上升。两个镇挨得这么近,又是同时划并到唐闸区,两镇之间的党员干部经常性有接触,那彼此之间就必然会有比较。

  这个影响在上半年就已经突兀的彰显出来了,梅溪镇行政人员的正式工资当然没有提高多少,还是停在普通办事员每月两百八十元的水平上,但抵不住隔三岔五的发过节费,而且一发就是六百八百。

  梅溪镇行政人员所享受的福利,就已经叫鹤塘镇的党员干部眼馋到怨声载道,明里暗里都在指责他们镇领导没有能耐。想想也难怪,两镇党员干部有事没事常碰上,鹤塘镇掏烟是金叶、大前门,梅溪镇掏云烟、红梅,谁心里是个滋味?

  在吃公家饭里的人群,教职工的人数要比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多得多。

  以梅溪镇为例,在编的政府工作人员也就七八十人,但中小学及镇中心幼儿园的教职工多达四百余人;鹤塘镇中小学的教职工人数稍少一些,但也有三百人。

  梅溪镇在编教职工的工资去年底才调到跟鹤塘镇看齐的水平,但在今年上半年又接连调整了两次,达到跟唐闸区其他乡镇的平均水平,达到每月四百余元,直接将鹤塘镇甩在身后。

  鹤塘镇的在编教师工资给梅溪镇拉下不说,因为去年年底雪灾,镇上不得以从教育款项里挪出十五万去弥补救灾的空缺。教师在年后连续三个月只发一半的工资,这笔钱到现在都没有补上。

  教师这些个中小知识分子,他们不指望当官发财,也不怕袁宏军能开除他们的公职,背地里骂袁宏军更欢。

  袁宏军这几个月来,身上的压力可不轻。

  要是不想一直给梅溪镇、给沈淮当陪衬,要是不想给下面的党员干部怨气相向,并入梅溪镇倒不失为一个办法,这样至少在财政上能分享梅溪镇高速发展带来的利益,这也是更大范围党员群众的愿意。

  至于镇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