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另外拜山头_八零离婚创业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在飞机的速度的确快,从海城到武汉坐火车要十几个小时,飞机只需要零头。

  他们抵达海城机场之后,甚至还来得及赶去银行。

  可惜这回他们的好运气到了头。柜员看着136万的国库券,只扒拉出一部分:“这些能卖,这些不能。”

  周秋萍皱眉:“为什么?”

  柜员看都不看她,言简意赅四个字:“国家规定。”

  “国家什么规定?”

  “目前允许上市的就是1985年和1986年的国库券,你这1987年发行的当然不行,得等国家新政策出来。你卖不卖?”

  周秋萍这才反应过来她晕头了。

  之前她在宁安县银行兑换的大额国库券是信用社和农行的存货。大概是地区摊派任务的差别,换到手的基本上以1986年的国库券为主,还有一部分是1985年的。于是歪打正着,反而符合了国家规定。

  她暗自懊恼却也不纠结,直接招呼余成:“算了,换一家银行吧,又不是只有他家能换。本来还想把钱直接存在他家呢,何必呢!”

  听说她愿意存款,柜员有些意动,却依然坚持说银行得按规矩办事,1987年的国库券必须得剔出去。双方你来我往半天,柜员表示要全收的话自己得跟领导汇报,领导开会去了,明天才能到。

  “太多了,又到这个时候,要不你们明天过来看看?估计到时候得贴现才能兑。”

  什么叫做贴现?这是1985年国家为了缓解国库券“死钱”矛盾而推出的政策。步骤复杂不说,认购者不仅拿不到利息,还要倒贴钱。100元面值的国库券贴完现之后能拿到手的差不多只有70元。

  这几年国库券搞得老百姓天怒人怨的,当真不是没有原因。

  周秋萍和余成当然不同意贴现,千里买卖只为钱,赔本买卖他们疯了才做。

  话不投机半句多,他们也不为难柜员小姐姐了,直接抬脚走人。

  出了银行门,周秋萍就调整方向:“去证券公司吧。”

  出手大额国库券,不能光指望银行,还得找证券公司。

  余成惊讶:“证券公司?”

  这对他来说,是个崭新的名字。

  倒不是没听说过,而是感觉那不是国外的东西吗?

  周秋萍笑了笑:“国内已经有了,就在海城。它们也收购国库券。现在海城可以合法经营国库券的网点只有5家。之前我们去的银行,其实是他们的代理机构。”

  “公司在哪儿?”

  余成已经渐渐习惯于她和身份极为不相符的见识,他甚至没有问她,你怎么知道?

  术业有专攻。人家能够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攒下40万的国库券,自然有人家的能耐。

  然而周秋萍的能耐有限,最起码的,她根本不知道现在海城的证券公司大门朝哪个方向开。

  但没关系,谁不是鼻子底下一张嘴,他们可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