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5章 和供销社谈生意_八零离婚创业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周秋萍看的挺准。

  供销社的柜员瞧见电子表就双眼发言.抓在手里来来回回地看。

  周秋萍大大方方地指点对方∶"出厂证和说明书都是齐全的。这些货全是从羊城来的。

  柜员挪不开眼睛,又做不了主,赶紧回头看他们主任。

  以前供销社的营业员特别牛,谁能在供销社上班,那都是左邻右舍七大姑八大姨集体巴结的对象。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街上全是做买卖的人。你的东西不好,就是挂着供销社的招牌,顾客也不认,顾客可以去别处买。

  大不了就是价钱贵一些或者多费点事。

  除非你的东西好,旁处买不到,顾客才会当成宝。

  像这些电子表,现在城里可流行了,可县供销公司却没货。他们自己也找不到货源。

  供销社主任从办公室出来,看见放在柜台上的电子表也心动。因为改革春风吹满地,现在供销社的人收入也和销售挂钩。你东西卖的越好,赚的钱越多,你能拿到的奖金也越多。

  只是,以前他们都是从县供销公司拿货,按部就班惯了。现在,人家推销员找上门,供销社的主任又怕担责任。

  "我们是国营单位,我们不随便乱进东西的。要有什么不好,那可对不起我们广大农民同志。

  周秋萍笑着递出了自己的名片∶"您别误会,我们也是国家单位。我们公司是军区办的,拿的都是内部好货。不是吹的,放眼整个宁安地界乃至全省城,都找不到比我们更稳妥更物美价廉的供货商了。

  供销社主任反反复复地看名片,眼里闪烁着藏不住或者人家压根就没想隐藏的狐疑。不用开口,就表达了他心里的嘀咕∶你家这么好,跑我们供销社来干什么?直接去城里做大生意啊。

  周秋萍还是笑∶"实不相瞒,我们部队做买卖的原则也是不与民争利,而是要大家共同发展。我们在经过严格的前期市场调研后发现,目前城市物资供应基本充足,但广大农民朋友想买东西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供销社拿到时鲜货尖子货也不容易,想满足农民同志的需求很辛苦。

  这话算是说到供销社主任的心坎上了。

  都是做买卖的人,即便一个乡下供销社的柜员也清楚好货人人抢,雾货积满灰的道理。像那些时新的布料、收音机、电风扇、电视机之类的,不用吆喝,多的是人排队想买。可那些老掉牙的货色.堆在仓库里都嫌占地方。

  可从供销社成立到现在,物资供应都是城市优先。只有等城里吃饱了才能轮到农村。像他们这种普通乡镇供销社现在要跟县城申请拿收音机电视机,那真是痴人说梦。

  就是这种南方来的电子表,他们也只有望洋兴叹的份。

  而东西卖不好,供销社亏损,他们别说奖金了,连工资都难发。

  周秋萍看出了他的心动,趁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