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70章 北伐结束_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陛下圣明!”

  对于朱媺娖的想法,军务院众臣都表示赞同。

  虽然按理说,如今清虏大败,遁入草原的部分清虏估计都还没逃回辽东,正该是明军大举追入辽东,收复广宁、辽阳、沈阳等地的好时机。

  但客观条件却不允许朱媺娖这么决定。

  其一,此番明军分四路北伐,动用了五六十万兵马。虽然只打了一个多月,却消耗了海量的粮草以及其他物资。

  虽然此前,朱媺娖通过拍卖会,筹集了不少粮草,四川又大丰收,还让郑家引领其他海商从海外运粮,可积存的粮食仍支撑不起太长时间的大战。

  因为不仅军队要消耗粮食,各地灾民也需要粮食。

  这种情况下,昭武朝廷能挤出几十万大军连续作战两个月的粮草,已经很不错了。

  其二,眼下已经到了十一月,也即是入冬了。

  小冰河时期的冬天是十分寒冷的,可以说比夏天更不适合打仗。

  如果非要在这时候追到关外去,跟更为适应关外严寒气候的清虏打仗,会很吃亏。搞不好,将士们非战斗死亡率会很高。

  其三,河南、山东、山西、北直隶虽然被收复,可离太平安定却差了很远。

  这些地方原本就因为乱世有许多匪寇啸聚山林,如今又有不少清虏溃兵加入,只会让这四省的匪患更重。

  即便不追求荡平所有匪患,可对那些威胁州县安全,影响重要道路交通的匪患总要解决吧?

  按朱媺娖与军务院的估计,即便只解决这些负面影响大的匪患,也需要个一年半载。

  最后,今年就收复辽东,对于大明来讲,除了面子上好看,说出去好听,其实没有实质性的好处,至少没有能立马见到的好处。

  反而会一下增添许多麻烦事。

  如今,关内北方诸省的治理问题,朱媺娖以及内阁那边就已经头疼的不行,更别说治理辽东了。

  所以,朱媺娖与军务院、内阁都认为,辽东就在那儿,不妨让清虏在多占据一两年,待时机更成熟些再收复。

  会议继续,李岩又讲起了另一件颇为重要的事。

  “陛下,据我们得到的最新情报,北伐之战中,清庭虽然将吴三桂的关宁军调到山西参战,但其一直有意保持实力。

  在姜襄与大同反正之后,吴三桂是第一个北逃遁入草原的,麾下至少还有两万兵马。

  目前其已逃回了山海关,并实质掌控了山海关到锦州这一带,即辽西走廊的西南半段。

  数日前,吴三桂曾遣人接触驻守永平府的杨展,表示愿意反正归明。”

  朱媺娖听了一笑,道:“他应该是有条件的吧?”

  “是。”李岩点头,神色却变得古怪,“吴三桂表示,他愿意去伪清所封王爵,继续以平西伯之爵替朝廷镇守山海关。”

  如果是其他人,朱媺娖或许会考虑下,毕竟是携带超两万精锐兵马和军事要地归降的。

  可对于吴三桂,朱媺娖却丝毫不想宽恕。

  这个人不仅是后世历史上导致神州为清虏占据的大汉奸,更是如今大明新军中诸多出自顺军将领的仇敌。

  倘若她给吴三桂优待,让新军中的众多原顺军将领怎么想?

  更何况,朱媺娖本就颇厌恶吴三桂这个人。

  她于是道:“北镇抚司可以遣人告诉吴三桂,他若想重归大明,只能带着关宁军无条件接受整编。

  至于他,朕可以给他一条活路,但爵位、官职什么的就不要想了。

  就凭他放清虏入关一事,朕砍他十次都不够。能让他活命,做个平民百姓,便已是对他最大的宽恕!”

  听了朱媺娖这番话,下方朱大典、杨廷麟等都不禁暗暗咋舌,心道:陛下看来是真的很厌恶吴三桂啊。

  就这条件,吴三桂但凡心中还对权势富贵有一丝贪恋,都不会接受。

  可他若不接受,便只能成为陛下的敌人,等着被大明军新军碾碎了。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