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75章 场面话你懂吗_三国:拥貂蝉,掌猛将,执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也要推行新的土地政策,要从世家和豪族身上割肉,自然要把百姓拉上自己的战车,才能无往而不利。

  荀攸又问:“耕种军田者,可称军户,平时务农,战时出征,此策真乃国策,可安天下也。不知主上,此等制度,可有名称?”

  王也想了想,说道:“此制,我称之为府制兵。”

  “府兵制?”

  “没错,我欲在各郡各县,设立军府,清茶田亩的同时,专门划分出一些土地,归属于军府管理,让军户进行耕种。这些军户,便是府兵,府兵平时务农,只需向军府缴纳定额的佃租,无需承担地方的赋税和徭役。定期接受军事训练,在需要的时候,必须为国征战。”

  荀攸越是倾听,目光越是明亮:“府兵制,妙极!当真妙极!”

  王也弄出来的这个政策,就是参照府兵制魔改的版本。

  历史上的府兵制,起源于北魏,而后盛极一时,直至唐末才由于各种问题,而最终被弃之不用。

  所谓府兵,其实就是由国家分配田地的民兵,平时无需纳税,靠耕种来养活自己。到了战时,则要自备武器铠甲,听从号令出征。

  简单来说,府兵制其实就是进化版的屯田政策,而府兵也是兵农合一的典范。好处是成本低廉,而且解决了将领拥兵自重的问题。

  不过府兵制的缺陷也不少,所以王也没有全盘照搬,依旧保留了一些屯田制的内核,比如军户依旧需要缴税,而武器装备,则由朝廷统一生产和分配。

  军户不是正规军,而是被当成民兵来使用,平时的职责也是用于维持地方治安,以及防守作战。

  至于对外作战,王也宁愿使用招募来的职业士兵,虽然成本高昂,但是战斗力和战斗意志更有保障。

  但是在汉代,府兵制毫无疑问是先进的,是符合这个时代生产力的军事制度尤其在节省成本方面,府兵制的优势尤为明显,让荀攸听了之后妃常心动,很想立刻就大规模推行。

  王也也没阻止,而是提醒他道:“这事可以现在就着手去办,就从渑池县先开始吧,愿意应征入伍者,无论身份背景,都可编入军籍,成为府兵。”

  最初的府兵制度,最大的问题就是强制加入,所以王也特别强调了这一点,就现在这年月,有田可耕,根本不怕招不到人,所以无需搞强征那一套。

  渑池县城门口,新贴的榜单引来了大量的百姓围观。

  年轻的猎户陈泽,正带着山中打到猎物,本想进城里换点粮食和盐,却比自觉地就被热闹的人群给吸引了目光。

  这时候的百姓,大多不识字,陈泽不过是猎户之子,自然也不识字,但他又实在是想知道榜文上写着啥,便四处找人打听:“这榜上写着啥?咋这么多字?

  ”

  “嘿,这你就不知道了吧?”

  结果还真有人知道内情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