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31章;奇迹是这么创造的(上)_超级电信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购买资料,就连技术人员也买。

  俗话说,人穷志短,虽然很多技术人员舍不得卖掉他们,但在几个被收买研究所领导的规劝下,都无奈地低下头,有的技术专家还因为实在不想看到自己的妻子、儿子、父母饥寒交迫,还不得不与East-JM投资公司签订了聘用合同,被他们送到了华夏。

  负责购买这些设备、资料和聘用这些员工的East-JM投资公司的人并非什么专家,他们并不懂技术,或者说因为梅奥妮给他们的采购任务实在太大,他们可没有耐心耗在这里,更没有安排这些被聘用的技术专家和这些设备资料一起走,而是通过不同的途径前往华夏。

  以至于科研专家与他们的资料、设备什么的完成去脱节。这些技术专家很多在飞讯集团的研究院开始了崭新的工作,而那些设备却被火车运到了华夏东北日晒雨淋,则资料却被扔到一个仓库里无人问津。

  实在是设备和资料太多了,飞讯集团的接收人员根本忙不过来,而国家有关部门也一时接管不了这么多。

  事情的转机还是姜新圩让张钢通知专家们自己立项、自己申请项目,这才导致这个研究所的几个专家关心起这件事来,开始通过各种途径寻找失散的设备和资料。

  毕竟在飞讯集团打工的工资虽然高,但哪有负责一个项目的工资高?在飞讯集团作为普通的外国专家打工,一个人一个月还不到一万美元。可要作为一个项目的负责人,只要项目得到了批准,只要飞讯集团愿意投资,他们的工资立马就翻倍,而且还是翻好几倍。

  年薪百万美元都不是做梦。

  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在张焕手下工作的前苏联专家卡洛肖夫就是这家研究所的专家。他试探着向张焕提出来这件事。

  张焕是从国家级科研机构出来的,人际关系广得很,听了卡洛肖夫的提议,他一方面找East-JM投资公司在俄罗斯的那些收购人员询问购买这家研究所设备的信息,一边派人前往东北,从那些日晒雨淋的设备中翻找设备,从紧锁的仓库寻找资料。

  设备包括试验平台以及资料,还真给卡洛肖夫他们给找着了!

  张焕自然大喜过望,马上动用自己的关系,拿出一大笔钱,将这些资料和设备一起给运到了自己的工厂里,然后集中三个国家的技术专家进行联合攻关。

  也许有人认为,一家发动机厂研发两款汽车发动机让科研力量足够紧张了,哪有精力在研制其他发动机?

  这话就有点外行了,一款发动机的研究开始的时候也许需要不少专家参与,但等到发动机投入零部件试生产之后,大部分科研人员和专家就没有多少事做了,都得等待试验数据的出来,这才需要他们去研究,根据数据去改进。

  而且,这些改进也不需要所有专家上阵,只需要少数几个顶尖专家就行。其他专家依然没有多少事,最多就是开始对这些发动机进行技术升级方面的准备。

  更何况张焕他们这里的情况特殊,三个国家的专家,没有真正谁服谁,都认为自己有着别国专家所不同的本事,也不屑跟别人打下手。

  这样一来,累的人更累,清闲的人更清闲。

  :。: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