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2章 算盘_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门的地方,在月光下,看了下道:“这个可以做,什么时候要?”

  “现在就做,我明天过来拿。”说完,扔下几个铜钱就走了,不是不想多给,怕给多了他害怕啊。

  第二天天一亮,李东升就来到刘木匠的家,刘木匠眼睛通红的在打磨呢。看到李东升来了,邀功似的把东西递过来:“大人,东西做好了。”

  李东升接过来,仔细的打量这个划时代的东西—算盘。珠算是由筹算演变而来的,这是十分清楚的。老子提到:“善计者不用筹策”,可见这时筹算已经比较普遍了,因此我们说筹算是完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算盘一般认为发明是在元代,到明朝的时候才大规模的运用。

  明代完善珠算机械化算法的直接结果,就是使数学在大众中空前普及。运用珠算机械化算法,口诵歌诀,拨珠练习,即便不懂原理,也能掌握珠算法。不管公学、私塾和家教,以及商工店主授徒,都能够教学珠算法,即便孩子也都能学会和掌握。这种珠算法一直延续到0世纪50年代,中国在困难时期,计算原子弹的数据也是用算盘。有些地方甚至直到如今。也正是这个缘故,珠算得以很快传播,以致传到海外。

  这个算盘就是用松木制成,由于比较匆忙,做工也比较粗糙。不过珠子倒是打磨的圆润,没有毛刺,李东升接到手上,噼里啪啦的拨了一阵,心中大乐,出手也大方:“不错。再给你五十文。”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刘木匠根本没有想到还能拿这么多钱,高兴差点晕过去,这个钱抵得上他赚几个月了。

  来到账房的时候,卢松他们还没有到。估计昨天晚上加班了,李东升也不管他们,直接找了张大纸,然后用尺在纸上画了一些横竖线,这些横竖线形成了一张格,将支出和收入分别列在格中进行归类,最后再进行综合计算。

  等卢松过来,李东升接过他们算好的账,直接在表格里归类计算,不过他写的是阿拉伯数字,由于数字太大,直接用算盘计算,房间里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

  卢松被这个声音闹的心烦意乱,账也做不下去,忍不住过来看李东升在做什么,看到李东升画的表格心下赞叹,这记账方法倒是前无古人啊,账目清晰,一目了然,就是这像鬼画符一样的文字是什么东西?

  李东升埋头算了一下,其实账目也不多,就是几万人的每日进销存而已,算了一阵,交到手上的账就算完了,抬头看见卢松正盯着他,脸靠的那么近,人家还是孩子你这么看我我会脸红的:“卢大人,别的账好了吗?”

  “你手上的账都算完了?”卢松惊讶的问。

  李东升点点头:“是的,前二十天账都在这里,进出都没有问题。”

  “这么快?你怎么算的?”卢松还是不相信。。

  李东升没有办法,又要开始上课啊。不讲他不懂啊。于是他从现代会计的原理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复式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讲起,讲到不管进出多少,数目最后必须相同,不然就有账目错了。他在这里滔滔不绝,没有注意在埋头做账的几个人都围到了他的身边,聚精会神的听着。

  李东升讲完会计原理之后,口有点渴,正准备找点水喝,旁边冒出个声音道:“那你用的工具叫什么?我看你速度那么快,是不是跟这个有关系?”

  《完本》网址:书友超喜欢的【全本】书籍站,手机可直接下载txt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