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八章 渐渐浮现的矛盾_宦海无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的。

  黄海涛进入丁原办公室之前,依旧和徐少杰握手,鼓励徐少杰好好工作,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余怀祥依旧在徐少杰的办公室,两人闲聊着,彼此都非常客气。

  “老黄,关于淮扬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我们已经说过不少次了,如今,淮安市先行了一步,搞起了蔬菜大棚,改变了传统的以种植粮食为主的模式,我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很成功的模式,所以,市委政研室按照淮安市的模式,起草了淮扬市关于在全市继续推行调整产业结构的意见,初稿已经送过去几天了,我想着和你交换一下意见。”

  “哦,产业结构调整的事情,是大事情,所以,稿子我还在琢磨,没有来得及仔细思考,我还是有些想法的,虽然说淮安市的蔬菜大棚取得了成功,但是,也不能说就能够在全市推开了,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其中包括工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结构调整,所以说,淮安市目前也在探索的过程中,没有说完全成功,淮扬市下属的各县市,适合发展什么,不适合发展什么,都需要我们花费力气去研究和探讨,我个人认为,目前的时机还不是太成熟,等到淮安市淌出了一条好的路子,我们就可以在淮扬市大规模推开了。”

  丁原极力忍住了怒气,黄海涛的态度是很明确的,就是想拖,两人都知道,调整产业结构,促使淮扬市尽快富裕起来,是大势所趋,可是,这个任务在哪一个领导者的手里完成,是有区别的,丁原到淮扬市5年时间了,如果不想着做出改变,不大刀阔斧做出来一些事情,等待的结果,极有可能是灰溜溜离开淮扬市。淮安市的转变,远远不能够掩盖整个淮扬市改革步伐的缓慢,现在,只要能够再有一个县市开始着手调整,那么,就可以证明,淮扬市已经从实验摸索的阶段,进入了实质性开始工作的阶段。黄海涛赞成产业结构调整的大方针,却不同意马上实施,无疑就是想着拖延时间,表面看是想着稳妥,实际上就是不想淮扬市在丁原的手里发生什么实质性的转变。

  “老黄,我不这么看,关于改革开放和发展的问题,小平同志早就有过精辟的论述了,淮扬市目前的时机,也许有不成熟的地方,但是,调整产业结构是大势所趋,我们作为淮扬市的主要负责人,担负着省委省政府交给的发展淮扬市的重托,如果在工作中瞻前顾后,很有可能贻误发展的机遇,目前,淮安市已经有了成功的探索,所以,我的意思,在淮扬市立刻布置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当然,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可以在一到两个县市首先实施,要求他们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迈开步子求发展。”

  办公室里面一时间有些沉默,黄海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