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四章 册立谁当皇后?_大汉在逃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分析道。

  “国事倾颓至此,宦官、外戚,都是根源,也正是为几位先帝不用士族,甚至闹出了长达数十年党锢之祸,才会导致如今这般下场。”

  “本朝自前三位天子后,天子登基时普遍年幼,没有超过十五岁的,这必然导致了太后授权外戚掌权,陛下知道最大的后果是什么吗?”

  “天子威权沦丧?外戚故意选择年幼的天子以此延长掌权的时间?”

  “不是!”钟繇严肃以对:“是国家的太学和一整套士人培养体系崩溃。”

  刘弋没听明白,太后和外戚掌权跟士人培养体系崩溃有什么关系。

  大约是看出了天子的疑惑,钟繇叹了口气详细解释:“天子是儒生的君父,也是师长,这是光武帝建立育官、选官制度的基础,太后和外戚是承担不了这个身份的。

  正是因为这个道理,年幼的天子始终承担不了天下士人师长的身份,光武帝的制度设计被破坏,所以才会私学大兴,所以才会出现累世公卿的士族高门。”

  官员是从士人中产生的,而天子在士人培养里“师”的角色因天子年幼长期缺位,这与后世科举制产生的进士,按理说是所谓的“天子门生”,却被士大夫用来拉帮结派拜码头是一个道理。

  “陛下应该猜出来了,是外戚导致国家儒士选官制度荒废,私学大兴,传承学问的士族因此兴起。

  “而每一位代替天子掌国的外戚,乃至后来天子为了对抗外戚收回权力支持的宦官,都站在了士族的对立面上......这才是党锢之祸的根源,也是何进之乱,甚至如今天下诸侯割据的根源。”

  “如何破解?”

  “如何破解都没用!”跪坐在席上的钟繇很无奈。

  “陛下,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册立伏氏女为皇后,以安士族之心。您得弄清楚,谁是支持您的,谁是反对您的。”

  “董承这些西凉军头不可靠,您能依靠的,是如伏氏这样的长安士族,和关东如曹操那样还忠于汉室的大臣。”

  你不说最后一句话,我就真信了。

  目前对于刘弋来说,长安内的士族固然是相对可靠的。

  但这种可靠的根源在于他们必须通过维持天子的权威,来维持朝廷的合法性,继而维持自身权位、富贵的合法性。

  而非是士族真的对刘弋本人忠心耿耿!

  可如今汉末乱世中说句不好听的,就如后世五代十国时流行的那句话——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

  问问士族手里有几个师?

  不说兴复汉室扫平割据这个大目标,就说搞定西凉军这个中目标,甚至逃离长安城这个小目标。

  对于刘弋来说,最需要的东西都不是儒学经义背的滚瓜烂熟的士人,而是真正手里有刀把子的武夫!

  这个道理,刘弋从穿越的第一天奋起杀人的时候就明白了。

  有些事情根本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