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八章 借刀,杀你自己!_大汉在逃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定微微一怔,而刘弋接下来的一句话,险些让他震惊地跌下马来。

  “郑县之战后,封赏功臣的事情大臣们安排妥当了,恭喜杨将军要封乡侯了。”

  东汉爵位制度设有王、公、侯三等,而王、公只封皇子,非刘姓能得到的最高爵位就是侯爵,所谓“李广难封”便是这般。

  侯爵又分列侯和关内侯,列侯有封地食邑,且可以传于子孙后代,而关内侯则没有。

  列侯中又依次分为县侯、乡侯、亭侯三个等级(历史上关羽是汉寿亭侯,诸葛亮是武乡侯,而云台二十八将这些开国功臣则为县侯),跨过亭侯直接封乡侯,这种待遇,哪能不令杨定惊讶。

  不过好在杨定还保持了最后一份理智,他知道自己的干的事肯定恶了朝廷,故此心中忐忑不安地仔细瞅着天子的神情,试图瞧出一点端倪来。

  其实...他干的事说大也大,说不大,也真不大。

  劫掠百姓就不说了,这在西凉军里根本就不算罪过,要是按这个标准来治罪,一百个人里九十九个都得砍头......剩下一个大多数时候坚持吃饭付钱的胡车儿。

  最主要的,当然是欺骗朝廷说郭汜进了段煨的城里,而且未经朝廷允许就擅自发兵攻打段煨。

  前者无疑是个拙劣的谎言,而且是很快就被戳破的那种。至于后者,可以严重点可以定义为挑战朝廷威严,甚至是试图谋逆。如果不严重,那也可以算是情报不足下的鲁莽举动。

  全看当事人如何判断了。

  “若是封侯...陛下也不至于亲自来通知臣吧?”

  “还有一件事。”

  刘弋收敛了笑意,这让被封侯这块大馅饼砸的有些头晕脑胀的杨定,开始愈发惶恐了起来。

  “今日太史令和太仆告诉了朕,关于荧惑守心的卜卦之事。”

  杨定听到“卜卦”这两个字,心头就已经开始犯突突了,世上还有这么巧的事情?

  再联想到某些所谓“天命”的传闻,更是让杨定心意难定,喉结上下滚动,却低下头最终无言。

  “太史令和太仆告诉了朕一句箴言,朕觉得有些古怪,却偏偏不得其解,所以特地借着封侯的事来问问杨将军。”

  “陛下请讲。”杨定的头埋得更低了。

  “忽有狂徒夜磨刀,帝星飘摇荧惑高。”

  杨定终于无法安然端坐在马上,翻身落马在地,连连叩头。

  “臣有罪,臣有罪。”

  “不是指的你杨定。”

  刘弋也下马来,把杨定扶起来,笑呵呵地说道:“只是太仆告诉朕,得熔一柄宝刀解卦,李傕倒是有三把宝刀,龙牙、虎翼、犬神嘛,但李傕肯定是不肯割爱给朕。朕听说杨将军有一把传自董太师的七星宝刀,不知道愿不愿意割爱,给朕消灾解卦啊?”

  杨定犹豫了,但这种犹豫,也仅仅维持了一个呼吸不到。

  “臣愿意。”

  废话,献祭一把刀来换个乡侯,傻子才不同意!

  刘弋接过杨定递过来的七星宝刀,猛地拔出了鞘,把杨定吓得一下子就站了起来。

  “好刀。”

  刘弋笑意深沉,自顾自地说道:“听说曹操以此刀刺董太师时,出鞘声艰涩惊醒了董太师。如今看来,也不会令人警觉啊。”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