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二章 增灶计_大汉在逃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去,只远远看了一眼就跑掉了。“

  “还有呢?“

  “没、没有了。“

  男子战战兢兢地说道,额头上的冷汗顺着鬓角流淌到地上。

  “还有没有看到牛车上任的长相?“

  “没有,我、我没敢多看,不过我记得他们的冠前有珠帘,看不清他们的容貌。“

  孟达沉吟了半响,点点头。

  “好,你也可以走了。“

  孟达说完,挥了挥手,士卒立刻放了他离开。

  男子如获大赦,松了一口气,赶紧逃窜。

  见到孟达不杀人,只要老实回答问题就不会枉送了性命,农人们的心情也放松了一些。

  “你,别藏了,出来吧。”

  孟达直接点出了一名老叟,显然是当地有名望的老人,按理说是扮演者村落里秩序裁决者的角色。

  “这些锅,你可认得?”孟达冷声问道。

  “认得,认得。”

  老叟颤抖地说道。

  “那你可知,官军是真的有这么多人,缺了锅才朝你们拿的,还是虚张声势,多挖了许多灶台出来?”

  孟达继续问道。

  “回上官的话,我听得出,官军不缺锅,我亲耳听到一个官军说的,人越来越少了,他们的粮食还够很久。“男子说道。

  “粮食?“

  在一旁许久没说话的李傕闻言眉毛微蹙,官军能有多少粮食,他当然清楚。

  现在沿着渭水分布的村落早就被郭汜烧毁的差不多了,官军的粮草按理说也应该已经消耗殆尽,根本无法从别处购买粮草,只能够从行军路线周边的村落购买,或者抢掠。

  如今整个关中都再次陷入战火之中,人心惶惶,粮食更加紧俏,豪强们也不愿意将粮食交易给他们,这些粮食都是他们自己囤积起来,等待着能够拿来兼并土地用。

  而官军却说不缺粮!

  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官军逃亡的数量已经到了很可观的程度,以至于分配到每个人身上的粮食,都不缺了。

  这一点李傕已经从零散的逃亡军士口中印证过了,这次抓来村民询问,无非就是两相对照一下。

  这么说来,这确实是官军效仿孙膑“减灶计”,而反其道行之的“增灶计”。

  不过官军显然并不知道,李傕已经识破了他们的“增灶计“,并且已经派出探马,打算通知其他两路,嗯,也就是飞熊军和南岸的李应军,速速形成包围网,把官军包围在渭曲,绝对不能让他们渡过洛水再渡黄河。

  见李傕已经得到了想要的东西,孟达察言观色,便停止了询问。

  “嗯,你们都各自回家去吧!“孟达摆摆手说道。

  “喏!“男子连忙应道。

  男子离开之后,众人也相继散去,孟达回到李傕身边。

  “大司马,这些百姓的家里应该都有不少存粮,搜刮一番,我们就不愁吃饭了。“

  “是啊,大司马,现在军中存粮的数量似乎不多,要不,属下派兵去这些农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