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49章 父子谈心_末世帝国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孩儿今日就斗胆向父王直言。孩儿以为永兴侯治国二十余载,成效有目共睹,堪称中原千年来第一大治,孩儿发自内心敬重永兴侯。论功,永兴侯当之无愧是我咸国第一功臣。”

  咸王平静看着自己的儿子,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起伏,似乎对儿子恭维之言丝毫提不起兴趣,下刻他轻叹一息说

  “哦……那可有不妥之处?”

  “父亲明鉴,孩儿以为永兴侯在三件事上做的不妥,至少有失公允与大统背道而驰。”

  “哦,何事与大统背道而驰?”

  “其一,永兴侯用人不公,只用庶民不任公卿望族,是乃偏私排挤。其二,永兴侯以人浮于事为名,早年裁汰官吏阁员,大减能吏,却在最近十数年间,私设府衙扩充官吏,不免有结党营私扶植势力之嫌。其三,永兴侯终究是歧人,虽有姻亲相维系,但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孩儿以为还是应当加以约束才是。”

  太子反应的情况基本属实,百里燕执政以来,推动自上而下的改革举措,人事制度是第一位的。

  二十年前由于教育资源的稀缺,书籍和知识分子多数集中于权贵手中,因此很大程度上为官的最高标准是识字,基本上你识字都得看过一些经典着作,肚子总有三两鸡油墨水,总能说出些道道。

  所以将人事任命的范围局限在了既有的群体中,来自中下层的人才补充少之又少,不是门派子弟就是贵族门客,即便是平民,也都是花费高昂学费就读与私塾学拜师学习,教育资源的稀少决定了官吏多数只能来自于权贵阶层。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百里燕若是以单纯庶民身份从政,是很难走到今天这一步的,至多封一个上大夫公卿,歧国贵族的身份和咸王的联姻无疑提供了政治机会。当然,不可否认他当初的两把刷子还是打动了咸王。

  百里燕执政之初,将农业和土地改革摆在首位的同时,并没忘记推动基础教育的投资,网罗教育人才和一切可用资源,建立了基础规模教育和初级技能教育。

  教育的蓬勃发展直接改变了社会的群体结构,科学进步和先进理念的出现加速了社会觉醒和群体阶层自我意识。

  但不可否认,同时期权贵子弟同样接受了先进教育,但作为既得利益群体,他们身居高位躺在功劳簿上,主观积极能动性差,不思进取不求上进,不知变革谋求发展者比比皆是。

  继续扶持这些人以及他们背后的旧贵族势力,不仅不会继续推动社会向好的方向发展,相反日益出现的先进技术和生产力扩张,将加剧他们的贪婪,阻碍改革发展,扶持平民和技术阶层出任技术官吏势在必行。

  而新的社会结构,层出不穷的政治经济现象,使得传统的官僚体系无法适应新生事物发展时,必然需要建立全新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