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73章 永徽二年正月_贞观长安小坊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永徽二年,正月十六,耗磨日。

  万年县宣阳坊,县衙斜对的琅琊郡公府,白幡飞扬,哀声恸天。

  大唐名将牛进达,薨。

  其日,天子诏“其遭虫水处有贫乏者,得以正、义仓赈贷。雍、同二州,各遣郎中一人充使存问”,并为牛进达罢朝三日。

  唐初三日一朝,罢朝三日,也就是免了一次朝会。

  但诸司的运转依旧,紧要政事、国事仍通过政事堂与两仪殿处理。

  准动用正仓赈济、借贷,这是极少出现的事,实在是损失略大才让永徽天子下了决心。

  好歹,永徽天子不像太宗那貔貅性子,赈济方面是比较痛快的。

  没辙,自改元以来,不是这里水、就是那里旱,某些人还觊觎着宝座,若不能尽快稳定下来,保不齐横生枝节。

  朝廷不给灾民钱粮,他们是没法尽快恢复的,总不能捂着他们的嘴,不许他们哭吧?

  永徽天子心头在嘀咕,是不是永徽这个名头太大了,导致承受不起?

  正月十九日。

  黄门侍郎、平昌县公宇文节加银青光禄大夫,依旧同中书门下三品;

  守中书侍郎柳奭为中书侍郎,依旧同中书门下三品。

  “守”字在官方术语里,指以低品秩官身任高职事。

  中书侍郎正四品上,柳奭原职兵部侍郎为正四品下,用“守”字恰如其分。

  这一次是正式把柳奭品秩提起来了。

  鸿胪寺中,少卿要朝朱、寺丞田达真、典客令穆古有几分不忿。

  中书省、门下省的侍郎,都可以同中书门下三品,视为宰相,为什么自家堂官倒不行!

  摘下尉,捧着贺钩雄的茶汤,不咸不淡地吃了一口,范铮笑道:“你们还真是闲的!”

  加不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对范铮而言真没那么重要。

  一个书不怎么读、武几乎半残废的小坊正,能混到九卿之一,祖坟都快喷火山了好吗?

  非要争那个宰相之名做什么,又不多拿一文钱俸禄。

  虽说堂厨确实不错,可官厨也差不到哪里去,同样是指定场所种植、养殖的产物啊!

  比如说官厨里吃的鸭子,断不是东市、西市里嗉囊强行塞满砂石、糠秕的鸭子,而是司农寺钩盾署供应的活鸭,嗉囊半空,生命力顽强着呢。

  譬如今日,食手一刀封喉,倒提鸭脚、鸭翅根放血,直到鸭子再不挣扎了,才将鸭脖子别于翅膀下,扔于木盆,沸水烫之拔毛。

  孰知那鸭子被水一激,竟跳出木盆,仓惶着满衙乱跑,杂役们手忙脚乱地追了一里余,才算将鸭子正法了。

  心头惶恐的食手,伏地向范铮乞罪——因为,鸭血淋了半个鸿胪卿。

  若是讲究一些,再据此占卜个吉凶,食手虽死亦难辞其咎。

  那些玄乎的事,未必有人尽信,但想收拾你时,他们一定信!

  “既然知道有过,把鸭肉做得香一些,让本官口齿给它定罪。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