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3章 投资集团(中)_四合院之峥嵘岁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团,不仅是缺人,而是严重的缺乏人才。

  但几大集团,都需要一定的保密性,不是忠诚、精干的人员,也很难进入这几大集团。

  “还是陈生考虑的周详,地产集团跟投资集团,不是可靠的人员,一个也不准进入。

  胡生、诸位,一定要把控好手下的人员。

  陈生,港大的工商管理科是不是有什么说法?”

  作为地产集团的掌舵人,霍生这边的把控很严格。

  许多地产集团的工作人员,都不知道地产集团的存在。

  如今的地产集团,是以六大佬原本的一些地产公司为架构设立起来的。

  霍家的地产公司也转到了何生的名下,如今的霍生,更像是受雇于其他豪门的职业经理人。

  保密是首要的选择,对于人员的选择,霍生这边也有自己的看法。

  再提一下港大的工商科,也是意有所指的,如果陈冀生没有谋划,霍生这边是有接续的。

  “霍生的问题不错。

  人员的培养,是各大集团的重中之重。

  如何能让培养出来的人才为我所用,诸位应该是有经验的。

  咱们的老祖宗,也有这方面的经验。

  纯孝、坚忍,父母没有稳定的收入,兄弟姐妹多,这是许多票号选人的标准。

  咱们的工商科不妨照此办理,给屋住、给钱花,赡养他们的父母,借此签十年以上的合同。

  二十年以上的工龄,给予身股或是屋子的产权。

  这些都要详细的写在合同之内,一旦违反了咱们得合同,塌天不至于,破家还是要的。”

  圈养人才,或许听上去很残酷,但陈冀生在港城铺的摊子太大。

  没有严苛的人才管理制度,单靠资本的选拔模式,短期很难维持几大集团的稳定。

  除了稳定集团之外,上万或是十几万人的用人规模,涉及到的家庭数量也是很可观的。

  港城跟四九城那边差不多,独生子女的家庭很少。

  相较于国内,港城的生存环境更好一些,三五个七八个孩子的家庭,也占了绝大的数量。

  人多就是力量的象征,免费的住处、赡养老人,这点花销,对于几大集团而言,寥寥无几。

  而且人才的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一茬茬的死忠培养起来,几大集团内部的凝聚力也是超强的。

  几大集团有了这样的基石,想要撼动,也是不太可能的。

  在港大设立的工商科,也不需要培养什么顶级的人才。

  主要还是培养中低层的领导架构,有了死忠的架构,内部倾轧造成的损耗,也会降到最低的。

  “陈生的想法果然是超绝的。

  这样的人才培养方法,不管做什么行业,都是大事可期的。”

  家生子一般的培养方式,加上父母兄弟姐妹,以及后续儿女的牵扯。

  这些进了港大工商科的人,一辈子或者几代人都要为地产集团服务。

  这样的模式,董生是听过也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