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章 让人满意的现状_风起南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从田启文的私库中查抄到的财富一部分,用来置办下一趟的日用品货物绰绰有余。

  工业品在泗水港不值钱,例如腹地内陆最需要的洋油灯,泗水港的商铺里一盏洋油灯卖500~550文铜钱。

  一两银差不多相当于一块银币。

  在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可到了道光二十年的时候,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

  如今银贵钱贱,一块银币可以兑换到1700文铜钱,泗水这里的兑换与神州大陆差不多。

  好铜钱就坚挺一些,荷兰铜币因为含铜量高,质量好,所以800个铜钱就能兑换一西班牙银币,比大陆铜钱贵了一倍多。

  荷兰铜币中间有孔,一般是200个串成一串,5串能够兑换三个荷兰盾,也就是三枚荷兰银币。

  荷兰银币较小,份量也轻得多。

  在爪哇岛,还是吕宋的西班牙银币用得更普遍,英镑,法郎与荷兰银币都较少,所以习惯用西班牙银币来计量。

  还是以洋油灯为例

  南洋商会从英国商人手里大规模拿货,一盏洋油灯的价格可以压缩到320文至350文之间,关键是拿货的数量多少?

  这样的一盏洋油灯在泗水街可以卖到550文,贩运到岩望城就可以翻一倍,卖到一千文。

  若是运到婆罗摩镇,普遍的价格是一块银元一盏洋油灯,价值1700文,运到田家镇就更贵了。

  洋油灯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商品,即便家里再贫寒,也要想办法买一盏,这玩意儿在内陆腹地可以当钱用。

  当家里揭不开锅的时候,拿着洋油灯照样可以当钱用,能够很容易的换来米面粮食,而且折不了多少钱。

  为什么洋油灯这么受欢迎呢?

  如今这个时代

  爪哇岛不论是豪富阶层还是平民,普遍用的都是油灯,有的烧的是花生油,有的烧的是菜籽油,讲究一点的烧的是橄榄油。

  在没有洋油灯的时候,一般都是用一个碟子盛放油,用浸满油的粗棉线当做灯芯。

  点燃起来后,一灯如豆,是那种昏黄而又飘忽的灯光。

  亮度低而且晃眼,燃烧起来还有浓重的油烟味。灯芯烧没了,光亮就越来越暗淡。

  这时候

  就需要挑一下灯芯,让灯芯露出来多一点,光线就明亮的多。

  这样的油灯经不起一丝风吹,哪怕坐在油灯旁边的人哈口气,昏黄的光线也会不停晃动好几下。

  洋油灯就不同了,点燃以后罩上玻璃罩子,光线瞬间会明亮一倍多。

  即便有风吹也不怕,光线非常稳定,同样的灯油用的时间更长,更省。

  当光线暗淡时,洋油灯上有一个啤酒盖大小的旋钮,只要伸手往上旋出一点,灯芯就会伸长一点,光线从而明亮许多。

  有了这么多好处,哪怕贫穷的人家再节衣缩食,也要从嘴里抠点钱出

  请收藏:https://m.qqgf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